磁粉探伤仪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化工、钢铁、航天航空等多个行业,特别是在对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高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磁粉探伤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1.磁化过程:当被检测的铁磁性材料工件受到磁场作用时,如果工件内部存在裂纹、夹渣或其他缺陷,这些区域的磁阻会比周围正常组织的磁阻大很多。由于磁阻的差异,磁力线无法均匀地通过缺陷部位,从而在缺陷处形成漏磁场。
2.施加磁粉:在工件表面撒上细小的磁粉颗粒,这些磁粉会被漏磁场吸引并聚集在缺陷周围,形成明显的磁痕显示。这是因为磁粉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够被磁场牢牢吸附住。
3.观察与评估: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等工具来观察工件表面上形成的磁痕图案,以此判断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严重程度。根据磁痕的特征,还可以大致推断出缺陷的性质,比如是裂纹还是气孔等。
磁粉探伤仪的测定步骤:
1.前期准备
-外观与配件检查:确认仪器外观无硬的碰伤和变形,所有紧固件没有松动或脱落,确保配件齐全。
-电源电压校验:将电压表和调压器接于电源和探伤仪之间,调节调压器使电压表指示值在额定电压(通常为220痴)的&辫濒耻蝉尘苍;10范围内波动,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配制磁悬液(若采用湿法):选用合适的磁粉膏,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成磁悬液。
2.工件处理与预磁化
-清洁工件表面: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锈蚀、氧化皮等杂质,保证工件表面干净,以便更好地吸附磁粉。可以使用清洁剂擦拭、打磨等方式进行清洁。
-放置工件并调整位置: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将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确保能够地进行检测。对于大型工件,可能需要使用吊具或其他辅助装置来固定。
-施加磁场:开启磁粉探伤仪,使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对工件进行预磁化。磁场的方向应与预期的缺陷方向垂直,以获得准确的检测效果。如果是使用便携式设备,如马蹄铁式磁轭探头,则将其与工件良好接触后按下开关产生磁场。
3.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干粉法:将适当干燥的磁粉均匀地撒在工件探伤范围内,然后在工件探测表面上以小于40尘尘/蝉的速度缓慢移动磁轭探头,进行多方向的垂直探伤,使两磁极与被探工件接触良好。
-湿法:将配制好的磁悬液喷洒或浇淋到工件表面,让磁粉随着液体流动覆盖整个检测区域。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磁悬液的流量和均匀性。
4.观察与记录
-观察磁痕:在自然光或紫外线灯下仔细观察工件表面的磁粉分布情况,寻找是否有磁粉聚集形成的磁痕。在紫外线灯光照射下,观察效果会更加明显。当发现磁粉有聚集时,应及时分析磁痕形成的原因,并正确判断相关磁痕、非相关磁痕。
-记录结果:详细记录检测到的缺陷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以及检测时的参数设置等,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
5.退磁处理(必要时):对于一些对剩磁敏感的工件,如精密零件、轴承等,需要进行退磁处理,以消除工件中的残余磁性,防止影响其正常使用。